當前位置:
  • 首頁
  • 學院新聞
  • 遙感科學與技術助力西電“地球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遙感科學與技術助力西電“地球科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通訊員:楊峻瑋)北京時間9月11日晚,全球權威的科睿唯安更新了最新一期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排名數據,本次數據覆蓋時間范圍為200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我校“地球科學”學科首次進入ESI前1%,位列全球第691(國內高校第49),排名率691/697=99.14%,共有論文量766篇,總被引頻次6453次,均篇引用次數8.42次。“地球科學”學科亦成為繼“工程學”和“計算機科學”之后的我校第三個進入ESI全球“前百分之一”的學科(目前我校“工程學”、“計算機科學”穩居全球前1‰)。

 

自2010年電子工程學院設立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以來,依托于雷達信號處理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在學院以及學校相關師生的共同努力下,遙感技術排名持續快速攀升,表明學校以微波遙感為特色和優勢的學科發展態勢良好、進步明顯,學術影響力顯著提升。在2019年上海軟科排名中,我校遙感技術學科從2017年的全球第17位上升至第7位,國內排名第3位。依托于綜合電子信息系統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主持了戰略性國際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多源協同災情實時感知技術與演示驗證。遙感成像新技術創新團隊入選2018年陜西省重點科技創新團隊,團隊主持了多項國家/省部級重大項目,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在雷達成像、微納衛星載荷、軍事遙感偵察、JQZD等方面取得重要應用。

 

自“雙一流”建設啟動以來,學校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工作,通過學科實力拓展計劃、堅持“扶強”、“扶優”、“扶特”,逐步通過優勢特色學科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實現學科整體水平的提高,全面帶動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師資隊伍建設的持續性發展。在遙感地球科學學科發展勢頭良好以及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教學建設亟待加強的背景下,電子工程學院高度重視,2019年6月,經黨政聯席會研究決定成立遙感科學與技術系,整合物聯網中心和光電系,面向全院教師征集志愿,從人才引進,學科培育經費、辦公場地等給予重點支持,以期進一步加速遙感科學與技術專業和“地球科學”學科的發展。電子工程學院將繼續堅持“西電特色”、國內一流,面向國際學術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以成為引領國內外微波遙感、多維遙感成像與智能處理、軍事遙感偵察、實時遙感微系統等領域的基礎和應用研究、成果轉化以及人才培養基地為目標,為我國遙感學科建設水平提升、學科領域創新發展、JMRH提供有力的技術和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