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電子工程學院聯合海棠3號書院舉辦新生導師午餐會


充‘電’賦能育英才 青春筑夢新時代

—電子工程學院聯合海棠3號書院舉辦新生導師午餐會

 

(通訊員 張玲 張偉 畢力格)為貫徹落實新生導師制工作,加強新生導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構建學院書院合力育人長效機制,電子工程學院聯合海棠3號書院積極探索導師育人新形式,搭建新生導師溝通平臺,11月19日11:00在海棠8號樓2樓后廳舉辦“充‘電’賦能育英才 青春筑夢新時代”新生導師午餐會。電子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楊光暐帶領學院領導班子成員、新生導師代表以及50余名電子信息類新生參加,午餐會由海棠3號書院副書記趙巖松主持。

電子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楊光暐致辭。楊書記向新生介紹學院辦學歷程和學科特色時講到,電子工程學院是學校成立最早的學院之一,擁有一流平臺、一流學科和一流師資,先后創造了我國電子信息領域多項第一,為國家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寄語新生,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在新時代歷史方位中找準定位,做好規劃,在傳承西電紅色基因中把準青春航向,努力成長為思想政治覺悟高、科研創新能力強的電子信息領域拔尖人才。

作為海棠3號書院的新生導師,丁金閃副院長(主持工作)表示,新生導師制為同學們提供了認識學校、認識專業、認識自我的良好平臺,對新生快速轉換角色、融入大學生活發揮了重要作用。他提出,同學們要借助導師幫助強化學科認知,建立起大學階段全過程的學業生活規劃,促進自身更好更快成長成才。

新生導師梁繼民副院長叮囑同學們,新生研討課的課程雖然形式輕松卻影響深遠,關系著同學們未來人生發展方向。因此,他提出要求,希望同學們珍惜時光、不負韶華、嚴格要求自己,將新生研討課視作奮斗路上的“必修課”,認真完成導師布置的任務,積極與導師進行溝通,為未來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新生導師李龍副院長強調,電院依托“八個一”工程開展新生導師制工作,以一次新生見面會、一次校史館參觀學習、一次博物館參觀學習、一次師生午餐會、一次實驗室開放日、一次書院開放日、一次學術講座或一次體育活動、一份總結匯報引領新生適應大學生活、了解西電歷史、接觸學科知識,培養學生自我管理意識,提高學生“五種能力”,即主動學習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決斷選擇的能力和達觀抗壓的能力,從而成為一個有責任感、勝任力的新時代大學生。

在自由交流的環節,同學們與學院各位導師共進午餐、共話未來,分享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交流遇到的困難和疑惑并得到了導師的指導與建議。午餐會中間,同學們主動上臺展示才藝,將對導師的感激與敬意融入歌聲。在歡樂的氛圍中,李書瑤、陳子明代表所有同學送上了自制的花束和手寫信表達心意,李書瑤同學講到:“新生研討課很好地建立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梁,我們很感謝導師對我們的關心和幫助。”陳子明同學表示:“從高中步入大學我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感謝導師與我們溝通交流、提供指導,也非常開心今天能和各位老師們坐在一起交流進餐。我們每人給導師寫了一封信,希望略能表達對導師的感謝之情!”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再次體現出新生導師制引導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作用,導師與學生之間不僅僅是“教”與“學”的關系,更是“引導”與“成長”的關系。

新生導師午餐會是學生與導師交流的重要渠道,營造了聆聽學生心聲、關心學生成長的良好氛圍,有效拉近了師生距離,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生與導師親切交談、共話成長。領導和導師們悉心的教導與關懷,有效促進青年學子傳承西電紅色基因,把握機遇、明確方向,為新時代中國發展貢獻青年力量。

責任編輯:鄧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