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我校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的計算方法


為了讓學校廣大教職工對個人納稅情況有所了解,現將個人所得稅的應納稅額計算方法介紹公布如下:
    一、工資、薪金所得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
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每月收入額-2000元)×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
二、工資、薪金所得適用的速算扣除數稅率表
(工資、薪金所得適用5%-45%的九級超額累進稅率)
級數        全月應納稅所得稅        適應稅率(%)  速算扣除數
1           不超過500元的部分              5          0
2           超過500~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過2000~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過5000~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過20000~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過40000~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過60000~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過80000~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過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注:稅率表中的“全月應納稅所得額”是指減除了2000元費用或者再減除“附加費用”后的余額。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工資、薪金所得的“附加減除費用”是指納稅人的每月工資、薪金收入在減除2000元費用的基礎上,再減除規定數額的費用。只有兩類人可享受附加減除費用的照顧,即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義務人和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而在中國境外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納稅義務人,具體是:
(1)在中國境內的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中工作的外籍人員;
(2)應聘在中國境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國家機關中工作的外籍專家;
(3)在中國境內有住所而在中國境外任職或者受雇取得工資、薪金所得的個人;
(4)財政部確定的其他人員。
三、下列項目不征收個人所得稅
1.獨生子女補貼;
2.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未納入基本工資總額補貼、津貼差額和家屬成員的副食品補貼;
3.托兒補助費;
4.按國家規定發放的差旅費津貼、誤餐補助(指按財政部門規定、個人因公在城區、郊區工作、不能在工作單位或返回就餐、確實需要在外就餐的,根據實際誤餐頓數,按規定的標準領取的誤餐費。單位以誤餐補助名義,按日發給職工的補貼、津貼應按規定征稅);
5.按照國務院規定發給的政府特殊津貼和國務院規定免納個人所得稅的補貼、津貼(目前只有中國科學院院士津貼和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資深院士津貼);
6.企業和個人按照國家或地方政府規定的比例提取并向指定金融機構實際繳付的住房公積金、醫療保險金、基本養老保險金,不計入個人當期的工資、薪金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企業以現金形式發給個人的住房補貼、醫療補助費,應全額計入領取的當月工資、薪金收入計征個人所得稅;
7.離退休人員的生活費。

 

來源:http://210.27.10.23/view.asp?operation=cwcstuff&i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