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電院新增一個本科專業--“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專業
2009年我校新增三個本科專業
今年我校新增三個本科招生專業,分別為電子工程學院的“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專業、機電工程學院的“電子封裝技術”專業和理學院的“電波傳播與天線”專業。三個專業2009年分省招生計劃詳見主頁“2009招生計劃”,歡迎廣大考生報考。
附:各專業介紹。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專業
Electromagnetic Field & Wireless Technique
本專業設有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為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211”重點建設學科,同時設有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崗位,教學科研基地有電工電子國家基礎課程教學基地、教育部回國人員實驗室和教育部“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重點實驗室。本科畢業后可繼續攻讀電路與系統、智能信息處理、模式識別與智能控制等相關學科的碩士學位,也可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業事業單位從事電子信息、通信、控制、計算機等智能科學與技術學科相關領域的研究、教學、開發、管理工作。
電磁場與無線技術(080631S)一直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優勢的學科方向。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建立了當年國防急需的天線與電波專業和微波專業。“文革”結束恢復高考后的1979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是最早設置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本科專業的少數高校之一。1998年,本科專業目錄調整,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專業并入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電磁場與微波技術方向。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迫切要求培養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現代化急需的專門人才,2009年經教育部批準,設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本科專業。多年來,不管發生什么情況,這一專業方向不僅沒有減弱,而且獲得了長足拓展,有較高的知名度。近年來,每年均有200多名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超過98%。
本專業擁有國內高校最強的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師資隊伍,擁有電磁場、天線、微波和電磁兼容等方面最多的人才群體,現有專任教師68人,其中教授18名,副教授20名,34人具有博士學位。擁有“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國家重點學科,“天線與微波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超高速電路設計與電磁兼容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國內一流的實驗與科研條件。本專業設有碩士點、博士點、博士后流動站,為國家重點學科和國家“211”重點建設學科,同時設有教育部“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崗位。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能適應21世紀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創新和開拓精神的研究開發型高級工程科學技術人才。本專業的畢業生具有扎實的高等數理基礎和專業理論基礎;具有較強的知識更新能力、創新能力和綜合設計能力;具有一定的本學科前沿知識和良好的從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
本專業的主要課程有:電路分析基礎、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射頻電路基礎;電磁場與電磁波、微機原理與系統設計、軟件技術基礎、數學物理方法、微波技術基礎、天線原理、電磁兼容原理與技術、通信原理、電波工程、微波電子線路、微波網絡、天線CAD;射頻識別技術、軟件無線電技術等必修課程及30多門選修課程。
本專業的畢業生可考取電磁場與微波技術、電路與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等專業的研究生,保送清華大學等重點高校研究生的比例較高;畢業生主要面向電子、航天、航空、船舶、兵器等科研院所、工業部門和管理部門,從事與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專業相關的科學研究、產品研發和技術服務等技術、教學及管理工作。就業率達98%以上,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
本專業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具有為國家富強、民族振興而奮斗的志向和責任感,樹立科學世界觀和為人民服務的人生觀;具有勤奮好學、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精神和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共事的品德;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 了解體育運動知識,初步掌握鍛煉身體的技能,養成科學鍛煉身體的習慣,達到大學生體育標準。
3. 掌握一門外語,達到國家四級標準,具有良好的聽、說、讀、寫能力,能順利地閱讀本專業的外文書刊。
4.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科學和工程技術公共基礎理論知識,系統地掌握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領域的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術。具有自學和知識更新能力,能適應電磁場與無線技術等領域對人才能力與素質的要求。
5. 掌握電路與系統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術,具備分析和設計電子設備的能力;掌握信息獲取、處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具有設計、集成、應用及計算機模擬信息系統的基本能力;
6. 系統地掌握電磁場與電磁波、無線技術、微波理論與技術、天線原理與技術、電磁兼容理論與技術等專業基礎理論知識、實驗技術、仿真技術。具有電磁場與無線技術專業所需要的制圖、運算、實驗、測試、基本工藝操作技能;
7. 了解電子設備和信息系統的理論前沿,具有工程的質量和效益觀念,初步的科技研究、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決本專業工程問題的能力及工程設計能力;具有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8. 了解信息產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企業管理的基本知識,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