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學術交流
  • 2011年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之春活動圓滿結束

2011年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之春活動圓滿結束


“活躍學術氛圍,開拓學術視野,促進學術交流,提升學術水平”一直以來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之秋”與“學術之春”報告會的宗旨。春天如期而至,2011年度“學術之春”報告會也在向我們走來。513日至17日,本年度的“學術之春”報告會在北校區主樓II227報告廳成功舉行。
本次活動由“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暨智能信息處理研究所主辦,旨在加強學術交流、碰撞學術火花。此次學術交流內容豐富多彩,安排了48場精彩的學術報告,邀請到30余位國內外專家教授,報告內容涉及“圖像理解與解譯”、“壓縮感知理論及應用”,“計算智能與應用”等多個前沿研究領域。通過大幅宣傳欄,移動展板,網上公告等多種形式的展示,使廣大師生及時了解跟蹤學術之春期間的各項活動,并受到校內外廣泛關注和一致好評。
此次的交流報告會榮幸地邀請到了國內外知學者吳成柯教授、韓崇昭教授、焦李成教授、高新波教授、石光明教授、王宇平教授、閆平昆教授、陳莉教授、方洋旺教授、邢孟道教授、侯彪教授、楊淑媛教授、公茂果教授、鄭喆坤教授及優秀青年教師等做了專題報告,他們分別就稀疏微波成像、信息融合、多智能體理論、超分辨重建、光譜成像、圖像信息處理、非線性雙層規劃問題、壓縮感知的前沿與進展等課題進行了深入而詳實的闡述。與會的專家學者從研究意義、問題分析、方法提出、方法驗證及最新研究成果展示等方面,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詼諧幽默的語言進行講解。一場場學術報告,峰潮迭起,精彩紛呈,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其中,或聆聽專家的智慧之音,或感受學者的氣度風采,或吸納學長的求學之道。極大地滿足了廣大學生開闊學術視野、增進學術交流、豐富第二課堂的愿望。
 
 
 
 
 
 
 
 
 
 
 
 
 
 
 
在閉幕式上,我校電子工程學院院長兼“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焦李成教授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同時對大家提出了殷切的期望,勉勵懷揣夢想的青年學子放眼國際,努力奮斗,并希望大家通過學術的機會,拓寬學術視野,提高學術創新能力。同時對廣大青年學子發揚主人翁意識、立志成才、明確歷史使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此次學術交流活動不僅為與會者了解最新科技前沿領域的發展現狀、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和探討未來發展趨勢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更進一步提升了我校在該領域的知名度,擴大了學校的影響,特別是在推動我校智能信息處理及其應用技術的快速發展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極大地調動了師生參與學術活動的積極性,加快了學術文化建設步伐,促進了全校教學科研人員之間的學術交流與合作,豐富了校園文化活動,營造了尊重知識、尊重創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對學校建立學術活動的長效機制產生了積極作用。
展望未來,我們希望將學術之春活動長久的堅持下去,力爭使其成為營造學校學術氛圍、完善學術創新機制以及與國際學術水平接軌的重要平臺,為繼續推進西電的學術創新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