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開科研工作研討會
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為認真總結學校“十一五”科研工作,科學謀劃科研發展重點和發展策略,推進“十二五”科研工作再上水平、再邁臺階,8月7日至9日,學校召開了科研工作研討會。校黨委書記陳治亞、校長段寶巖、副校長郝躍、陳勇、陳平、楊銀堂,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靳雅靜等校領導出席了會議。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各學院院長、分管科研副院長、博士生導師、青年教師代表共170余人參加了會議。會議由科研處處長朱紅星主持。
本次會議圍繞“十二五”科研發展,就以下議題進行研討:
1.如何培養和造就杰出科研帶頭人,使我校在國內外電子信息領域具有重要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2.如何整合現有的研究團隊,組建和形成優秀科研團隊。
3.如何進一步改革科研組織結構體系,以有利于杰出科研帶頭人、科研大團隊、重大科研項目、重大科研成果的產生和形成。
4.針對學校科研“十二五”發展的目標及學校中長期發展目標,如何更加科學、系統地激勵和考核學校科研發展主要指標,以有利于提升我校科研地位。
郝躍副校長首先發表了題為《科學謀劃,著力推動“十二五”工作再上臺階》的講話。他在講話中對學校“十一五”科研工作進行了簡要回顧和分析,并闡述了“十二五”科研發展思路。他說,“十一五”期間,我校科研工作貫徹“大項目、大成果、多專利、高指標”的指導思想,取得了長足進步,科研主要指標逐年上升,平臺建設進一步發展,資質體系不斷完善,在取得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如科研基本指標穩步提高,但科研綜合排名變化不大;科研重大重點項目不多;基礎研究仍需加強;青年教師作用亟待發揮;學科單一,跨學院的大團隊相對較少等。“十二五”期間,面對機遇與挑戰,我校科研工作應圍繞國家和國防重大戰略需求,進一步深化科研體制改革,加強大團隊建設,繼續貫徹“大項目、大成果、多專利、高指標”的科研戰略指導思想,加強基礎研究,堅持特色發展,帶動全面,以強有力的科研工作支撐我校綜合實力不斷躍升。最后,他對2011年學校科研主要工作進行了部署。
為讓與會代表充分發表對學校科研發展的意見建議,本次研討會在大會后安排了四個小組進行分組討論,分別為博導一組、博導二組、機關組及青年教師代表組。陳治亞書記、段寶巖校長等校領導分別深入各小組參加研討。
研討會上,大家暢所欲言,現場氣氛十分熱烈。與會代表認為,“十一五”期間我校科研工作取得了很大進步,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更應該看到我們的不足,要有憂患意識;科研工作要上水平上臺階,關鍵在人,要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的力度,尤其要重視科研領軍人物的引進和培養,同時要重視對年輕人的培養;要進一步完善科研考評機制,發揮評價體系“指揮棒”的作用,營造優秀人才產生成長的環境和土壤;要發揮科研團隊的作用,組件跨學院、跨學科的大團隊;要重視大項目的爭取和實施,大項目要靠謀劃;要進一步優化學科布局,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加大對人文社科等學科的支持力度;要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尤其要加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申請力度;要創新理念、手段和方法,進一步改進科研管理和服務;要加強對科研人員、科研成果、科研動態的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代表們還對學校科研成果轉化、專利申請、報獎、科研資源利用、項目過程管理、科研預算及經費管理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許多意見和建議。
在總結大會上,各組召集人對本組研討結果進行了匯報,最后,段寶巖校長、陳治亞書記分別發表了重要講話。
段寶巖校長在講話中對我校“十一五”科研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他強調指出,科研工作是學校學科建設的重要支撐點,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對學校整體發展、師資隊伍建設及綜合實力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要加強科研工作。對“十二五”科研工作,他提出四點戰略思考:(一)科研工作要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際學術前沿;(二)要堅持三頭并進戰略。即加強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73等)、軍事電子領域研究及橫向科研;(三)要抓好學術振興計劃,加大信息學、復雜性科學、現代計算等基礎科學研究,通信、雷達、航天電子3個工程系統及物聯網應用系統的工作力度,使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四)要科學發展,要在深入思考的基礎上理順科研工作的發展思路。
段校長高度重視我校人文學科的發展及青年教師的成長問題,他指出,人文學科要“入主流,提水平、上臺階”,學校對人文學科要給予關懷和支持;青年教師是西電的未來,全校上下都要理解、關心、支持青年教師的成長。他對青年教師提出三點要求:(一)要有健康、積極、向上的心態;(二)要有一個遠大寬廣的視野;(三)要有執著頑強的作風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最后,他要求各單位要狠抓各項工作的落實,確保學校“十二五”科研工作順利開展,為實現學校長遠發展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陳治亞書記在講話中指出,科研水平是學校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因此做好 “十二五”科研工作對學校長遠發展意義非常重大。他強調學校科研工作要抓好科研平臺與團隊的建設,充分發揮平臺及團隊的作用,通過平臺及團隊承擔大項目,產生大成果;要處理好質量和數量的關系,既要重視科研項目、成果、人員、隊伍的數量,也要重視科研工作的質量,要通過制定政策、建立科學的科研評估體系來進行引導;科研人員要力爭成為大師,占領學科前沿和制高點;學校各部門要共同營造自由寬松的科研學術環境和氛圍,為科研成果的產生提供外部條件;科研管理部門要進一步面向廣大教師和科研人員,做好管理和服務工作;要拓寬視野,緊盯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堅持學科交叉滲透和學科應用領域拓寬并舉,堅持不懈的推進科研成果轉化。最后他希望全校科研工作者發揮主人翁意識,求真務實,努力工作,為學校科研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