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 首頁
  • 學院新聞
  • 西電智能學子在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中獲得大獎

西電智能學子在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中獲得大獎


    20171012-14,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教育部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主辦的第三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博覽會重點活動之一—中國機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賽在佛山隆重舉行,大賽圍繞機器人研發和人工智能應用領域的創新展開,主要包括“機器人比賽”和“創新比賽”兩大項目分為49種比賽子項目。來自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的多個代表隊同臺競技,展示了一場精彩的比賽。
  我校隨心漸動團隊帶著他們的項目“隨心漸動--漸凍人智能輪椅輔助系統”參加了人工智能創新項比賽,在焦李成教授和博士生孫其功的指導下取得了團隊組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該團隊成員王浩然、白義東、王澤新、高捷、李秀芳均是我校IPIU智能感知與圖像理解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在讀研究生。該比賽項目獲得大賽評委,參賽選手,企業,其他與會人員的高度評價和一致贊譽!賽后,大賽評委北京科技大學王志良教授與隨心漸動團隊隊員進行交流,對此項目做出了較高的評價。同時,南方日報的記者也對該團隊成員進行了專訪。


團隊成員

北京科技大學王志良教授與隊員進行交流
隨心漸動—智能輪椅輔助系統介紹:

2014年夏天“冰桶挑戰”風靡一時,其最大的目的是讓更多人知道漸凍癥,同時也能幫助更多漸凍癥患者獲得更多募款幫助治療。漸凍人患者肌肉無力萎縮以致癱瘓,身體一點點被凍住,最后只剩下眼球能動。漸凍人代表霍金,他是幸運的,他有專業團隊為他精心打造一套輪椅系統,而這樣一款獨有的輪椅對于普通漸凍人群體是基本不可能實現的。因此,IPIU實驗室在焦李成教授的支持下,對能服務于普通漸凍人的智能輪椅進行了研究。

一款專門為漸凍人研制,只用眼球就可以控制行走的輪椅因此誕生。該隨心漸動系統能有效解決了漸凍人的自由出行問題,可謂漸凍癥患者的福音。同時,系統的戶外模式還可以使其自動跟隨陪護人員,有效地減輕了陪護困難,

目前,隨心漸動—智能輪椅輔助系統包括兩項獨立功能:眼球控制和人體跟隨。輪椅架設三個攝像頭,正前方的攝像頭實時捕捉眼部信息,前方兩個攝像頭能夠監測路況,形成扇形區域,最大化監測路況信息,顯示在屏幕上,體現了交互性。輪椅的細節展示,體現人性化設計理念,雙向打開式結構便于使用者上輪椅,穩定的框架式結構,穩固且安全。

眼球控制基于眼部追蹤部分:一旦捕捉眼部信息精確控制輪椅運動,包括前進后退和左右轉等。比如漸凍人想在室內隨意走動,眨一眨眼睛立即啟動輪椅,向左看可以向左走,向右看可以向右走。人體跟蹤引導部分:輪椅一旦鎖定跟蹤目標就可以進行自主跟隨移動,不需要任何人對輪椅進行直接操作。比如,漸凍人想去戶外,可以開啟戶外模式,實現智能陪護功能,不用陪護人員用手推輪椅,攝像頭鎖定陪護人員,此時輪椅就可以直接跟隨。

漸凍人智能輪椅輔助系統在人工智能算法的基礎上,使用了眼動追蹤算法,目標跟蹤算法以及圖像融合技術,既可以實時捕捉眼部運動信息,也可以檢測前方路況,經過智能算法分析后,實現漸凍人對輪椅的自主操作,隨心而動。將人工智能算法移植到嵌入式,并使用GPU加速技術,實現了多路視頻實時處理。

同時,該產品可復制性強,低成本,高效率,一旦有需求即可批量生產,并且已經申請了3項國家發明專利。目前已有公益人士向該團隊發起邀請,一起為漸凍人提供隨心而動智能輪椅輔助系統。



漸凍人智能輪椅輔助系統簡化圖
  關于市場定位與銷售方面,此智能輪椅輔助系統始于公益,將直接與公益組織對接,利用慈善機構捐贈的輪椅結合人工智能算法,提供技術和解決方案給公益事業,一定能為漸凍人群體提供更多的幫助。
  參賽隊員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往往是為了造福人類,應該不僅僅開發新的技術來改善正常人的生活質量,我們認為更應該優先將目光投向那些殘障人士,借助人工智能等科技的力量,讓他們能夠回歸正常生活。或許這是人工智能的下一個爆發點,例如讓盲人看懂這個世界,讓聾啞人正常地與別人交流。我們沒有多么宏大的藍圖,我們所做的僅僅是利用現已基本成熟的人工智能技術,更好地服務殘障人士。這項服務任重道遠,我們期待有更多的科研人員與我們一起做出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