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院天線與微波技術重點實驗室研究生在第十三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Mathworks企業賽一等獎
(通訊員 楊猛)8月22日,歷時四天的“兆易創新杯”第十三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總決賽在南京工業大學大禮堂圓滿收官。本屆競賽共有來自全國8大分賽區的2428支隊伍參賽,參賽作品覆蓋電路與嵌入式系統類,機電控制與智能制造類、通信與網絡技術類、信息感知系統與應用類、信號和信息處理技術與系統類、人工智能類、技術探索與交叉學科類七個參賽方向,最終經過各個分賽區激烈的角逐,一共有329支隊伍進入全國總決賽的爭奪。電院天線與微波技術重點實驗室由吳邊、陳建忠擔任指導教師,碩士研究生楊猛、扈田、樊熾、祖浩然、徐揚組成的“F-CAT丸家聯萌”團隊,在眾多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榮獲全國總決賽Mathworks企業賽一等獎。
圖1“兆易創新杯”第十三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總決賽開幕式
圖2 全國高校329支參賽作品現場展示
圖3 “F-CAT丸家聯萌”團隊獲Mathworks企業賽一等獎
圖4 參賽作品“微波濾波器自動調試系統”獲獎證書
圖5 參賽隊員與電院研究生輔導員鄧鑒老師現場合影
圖6 全體參賽隊員與指導教師吳邊、陳建忠老師賽前合影
本次“F-CAT丸家聯萌”團隊參賽作品名為“微波濾波器自動調試系統”,該系統由計算機、矢量網絡分析儀和基于3D打印機自制的調試儀三大部分組成。計算機安裝了團隊自行開發的基于Matlab平臺的濾波器自動調試軟件,通過矢量網絡分析儀與濾波器連接,實時讀取濾波器的測試數據,然后基于核心算法提取實時的耦合矩陣數據并與理想耦合矩陣進行誤差分析,最后將各腔的誤差分析結果發送給調試儀,自動控制調試臂來旋轉濾波器上相應的螺釘進行調試,如此反復直到滿足設計指標。調試全程由計算機和調試儀自動完成,耗時不到5分鐘。微波腔體濾波器在移動通信基站、軍用雷達射頻前端等場合有廣泛應用,濾波器自動調試系統能夠極大提高微波濾波器生產后期的調試效率,壓縮人力成本和調試周期,在濾波器產業界具有廣闊的商用前景。
圖7微波濾波器自動調試系統調試現場
圖8調試儀自動控制調試臂旋轉濾波器調諧螺釘
本次參賽研究生均來自電子工程學院天線與微波技術重點實驗室AEMC課題組,該課題組由首屆國家級教學名師梁昌洪教授領銜,蘇濤教授、吳邊教授、陳建忠副教授作為中青年骨干教師,在微波濾波器與多工器設計理論、濾波器快速優化設計與智能調試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先后開發了濾波器與多工器的計算機綜合設計與自動調試軟件,獲4項軟件著作權;提出了數十種緊湊型濾波單元和可重構濾波合路單元,實現了復雜濾波器與多工器的小型化與智能化設計。在IEEE TMTT、IEEE MWCL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40余篇,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余項,為我國HJ研制出多種型號的超短波多路耦合器設備,裝備于首艘航母“遼寧號”和數十艘大型導彈驅逐艦。此次該課題組研究生在前人基礎上,首次嘗試將濾波器自動調試理論轉化為自動調試樣機,實現了工程實踐創新。